AMD 再向 INTEL 投下震撼弹, AMD Ryzen Threadripper 处理器正式上场,抢攻高阶玩家平台及工作站运算市场,基于全新 Zen 微架构、具备 SMT 同步多线程技术,高达 16 核心、 32 线程运算能力,不仅在性能上追贴 INTEL ,更重要是售价便宜近半。 HKEPC 编辑部找来全新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处理器,与同价对手 INTEL Core i7-7900X 进行详细测试。
挑战 HEDT 平台 AMD Ryzen Threadripper 登场
今年三月, AMD 正式发布全新 Zen 微架构,其性能相较上代 Excavtor 微架构 PC 性能提升平均达 ~ 52% , 而且功耗表现更理想, Ryzen 3/5/7 系列桌面处理器凭着高性价比及多核优势作卖点,令不少玩家转投 AMD 平台,打破 INTEL 长久以来的市场垄断局面。
紧接, AMD 将挑战 INTEL 高阶桌面 (HEDT) 平台市场,同样基于 Zen 微架构设计,全新 Ryzen Threadripper 系列处理器拥有高达 16 核心、 32 线程,相同 CPU 核心数规格售价较 INTEL Core X 系列更便宜,或相同价位下其 CPU 核心更多、性能更高, INTEL 再不思进取维持挤牙膏式的产品更新策略,高阶市场恐出现严重流失。
高达 4094 个 LGA 接点
与 INTEL Core X 系列相似, AMD Ryzen Threadripper 系列是基于 AMD EPYC 伺服器处理器移植至高阶桌面平台,採用 Socket TR4 接口、也被称为 Socket SP3r2 ,是 AMD 首款桌面处理器使用 LGA-ZIF 设计,高达 4094 个 LGA 接点其插座设计与 EPYC 处理器的 Socket SP3 完全相同,但两者并不能互换使用。
相较于 Ryzen 3/5/7 处理器, Ryzen Threadripper 处理器除了拥有更多运算核心,让用家能同一时间处理更多事情,具备更多的 PCIe I/O ,可用作连接更多的 GPU 或 FPGA 处理器、更多 PCIe SSD 储存装置,同时可支援更多 DRAM 记忆体模组、更高系统记忆体容量,能满足高阶 PC 玩家及工作站专业用家的使用需要。
全新 Socket TR4/SP3r2 接口
想了解有关 AMD Zen 微架构的改进详情,读者们可以参考︰
http://www.hkepc.com/14893/
採用 MCM 封装技术 2 颗 Zeppelin 8 核心晶片
与 Ryzen 7 处理器一样, Ryzen Threadripper 同样由代号 Zeppelin 8 核心硅晶片所组成,採用14nm CMOS 制程、由 GlobalFoundries 代工,硅晶片尺寸约 192mm² 、内含 48 亿个电晶体,透过 Multi Core Module 封装技术,将两颗 Zeppelin 硅晶片包装在单一封装之内,达成 16 核心处理器配置。
拆下处理器的 IHS 金属盖,会发现实际封装了 4 颗硅晶片,其中两颗是空白的硅晶片不含无任何电路,用作分担散热器扣具压力及增加封装与 IHS 之间的导热面积。
AMD 已公布了 4 款 Ryzen Threadripper 型号,率先上市的型号包括 12 核心 1920X 与 16 核心 1950X ,紧接于月底再推出 8 核心 1900X ,全部 TDP 规格均为 180W , 没有锁上处理器倍频,让进阶玩家可以完全发挥其超频潜能。
此外, AMD 将于第四季推出不具备 Full XFR 扩展时脉功能的 12 核心 1920 , 与 1920X 型号的差异在于时脉、 TDP 规格及 Full XFR 扩展时脉空间,只有 X 版本才支援不锁处理器倍频功能,同时一般型号的 XFR Boost 只有 100MHz , X 版本则为 200MHz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Family
产品命名法则方面, Ryzen Threadripper 大致上与 Ryzen 3/5/7 系列类同, Threadripper 属于极致玩家及工作站系列,再加入 4 位数字型号及英文字符作产品类别。
紧接的 4 位数字型号, 1st 数字代表处理器微架构世代,现有 Zen 微架构产品称为 1000 系列; 2nd 数字代表该系列的效能等级, 1900 代表该系世代的顶级型号, 3rd 与 4th 数字用作分辨核心数目或 TDP 规格,最后的英文字符是产品类别分层,让用家得悉处理器的用途和特性。再加入 4 位数字型号及英文字符作产品类别。Ryzen-Threadripper-1-9-50-X
Brand Name
Ryzen
Market Segment
3 = Low-End Model
5 = Mid-Range Model
7 = Enthusiant / High-End Model
Threadripper = Extreme / Workstation Model
Generation
1 = First Generation Zen Microarchitecture
Performance Level
1-3 = Low
4-5 = Mid
6-7 = High
8+ = Highest
Model Number
Reserved for model/functional differentiator
Product Segment
G = Desktop APU
H = High Performance Mobile CPU
M = LowPower Mobile CPU
S = Low PowerDekstop APU
T = Low Power Desktop CPU
U =Mobile CPU
X = Enthusiast Desktop CPU
云骑士一键重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