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云骑士 > 科技 > 评测 >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

时间:2021-10-04 07:11:50

这次随着 intel 更新第 10 代处理器,随之而来的就是全新的 Z490 主机板,在新的 1200 脚位下,玩家若是要升级既有平台,主机板也免不了要更新一波,当然对于 intel 来说,处理器改朝换代本来就会同步更新晶片组,只是这次脚位不能通用,玩家们若要上 10 代处理器,也就只能选 Z490 主机板。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

在看过一些其他主机板开箱后,相信玩家们都有些概念,为什么这次 Z490 主机板都偏贵,不过看到这次华硕在 ROG Strix Z490-E Gaming 的设计上,或许就会觉得没那么坑爹。这次在外观上加大了晶片组散热片、后 I/O 部分 USB 总共增加到 10 组、无线网路更是直接不手软给到 Wi-Fi 6 AX201,另外像是硬核玩家最爱的 Q-Code 除错灯及 BIOS FlashBack 按钮,也是首次出现在 ROG Strix 系列主板上。若玩家真的想要组 10 代平台,又不想要买到旗舰系列万元主板,那就赶紧跟着笔者来看看这次的 ROG Strix Z490-E Gaming 吧~

规格:

尺寸:ATX

处理器:10 代 Intel Core / Pentium Gold / Celeron

脚位:Socket 1200

晶片组:Intel Z490

记忆体:4 x DIMM / Max 128GB / 4600 MHz(O.C) /2133 MHz

扩充槽(CPU):2 个 PCIe 3.0 x16 (x16 or dual x8)

扩充槽(PCH):1 个 PCIe 3.0 x16 (x4 mode) / 3 个 PCIe 3.0 x1

多显卡:AMD 3-Way CrossFireX / NVIDIA 2-Way SLI

USB 埠(后 I/O):3 个 USB 3.2 Gen2 Type-A / 1 个 USB 3.2 Gen2 Type-C / 2 个 USB 3.2 Gen1 / 4 个 USB 2.0

USB 埠(板载):1 个 USB 3.2 Gen2 Type-C / 2 个 USB 3.2 Gen1 / 4 个 USB 2.0

储存埠(PCH):M.2_1 M key 插槽(PCIE 3.0 x4 和 SATA 模式) / M.2_2 M key 插槽(PCIE 3.0 x4) / 6 x SATA 6Gb/s

网路:Intel I225-V 2.5Gb 乙太网路 / 2x2 Wi-Fi 6 AX201 (BT v5.1)

音讯:ROG SupremeFX 8 通道 高传真音效 CODEC S1220A (Dual OP Amplifiers)

影像输出:DisplayPort 1.4 / HDMI 1.4b

「E」代号规格有感升级,实用度不容小觑

ROG Strix 系列作为华硕主机板下面向主流的玩家的一个系列,在规格上开的都会有些保守,即便是其中最高的「E」代号款式,在设计上以往也就勉强够用吧,不过这个感觉并不是来自于 PCIe 插槽或储存扩充,反而是在最基本的 USB 连接埠部分,尤其是像现在直播当道,举凡撷取卡、视讯镜头、电容麦等配件都要使用 USB 接口,如果在算上基本必备的键盘、滑鼠、耳机、摇桿等,或是像笔者还要接一组赛车方向盘,基本上以往的主流主机板在后 I/O 的 USB 连接埠数量都是不敷使用的。这次 ROG Strix Z490-E Gaming 主机板在后 I/O USB 连接埠数量扩充至 10 个,笔者相信这个会是在实用性上最有感的提升。

另一个比较有感的改变,那便是外观上的改动,随着一代一代在设计上的调整,还有随着一些硬体性能提升,所带来需要散热方面的需求,这一代的 Z490-E 也算是终于有高阶版的架式,不论是上方后 I/O 遮罩及可加装小风扇的大面积 VRM 散热器,或是下半部大面积的遮罩及 M.2 及晶片组散热器,都在设计上用尽巧思,看上去更加洗练,而不是像以前在主机板 PCB 上弄了纹身那么具土砲感。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

→ROG Strix Z490-E Gaming 外包装一览。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

→主机板的特色说明。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

→配件部分给到了 Wi-Fi 天线一组、热敏电阻线、RGB 延长线、ARGB 延长线、束带少许、4 条 SATA 线、40mm MOS 冷却风扇及 M.2 固定螺丝。

袖标点缀设计,与潮流文化接轨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

ROG Strix 自从 300 系列开始出现电竞图腾的外观设计,经过几代的改良之后,可以说是让 ROG Strix 系列在外观上越来越有质感,最主要的应该还是由于前面需要加上大面积的散热器,因此这次乾脆直接装上了一个塑料饰盖,直接把 ROG 的设计,用比较节省成本的方式,让选择主流高阶款式主机板的玩家也能享受高质感的设计,虽然前面说到这块饰板是由塑料打造,不过在外观质感上也是有下功夫,因此不仔细看不会看出与金属材质的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拆装的时候就要稍微小心一点。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

→后 I/O 罩上有个会发光的 ROG Logo,而下方压克力饰板这次改为仅有 Strix 字样,笔者觉得是简洁俐落许多。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

→电竞图腾部分就隐藏在下方大面积盔甲上,字样部分採用压印呈现,仅有 ROG 字样会发光。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

→盔甲右上角有一个 ROG Logo 的袖标,另外这次 Z490-E 主机板中也有附赠 ROG 布质挂饰,可以位玩家的信仰充值。

1200 Socket、PCIe 金属盔甲、双 M.2、Q-Code 灯

规格部分这次主要就是使用了新的 intel 1200 socket 及 Z490 晶片组,虽然在脚位上有所更新,不能支援以往 1151 的所有处理器,但这次由于散热器安装孔位没有改,因此不论是升级的玩家还是新组装的玩家,都能够有多样的散热器可以做选择,因此玩家不用担心刚推出的前期在散热配置上会有些彆扭。供电部分在这款最高阶的 ROG Strix 主机板上是直接给到 14+2 相供电,配上最高 10 核心的处理器应当是完全绰绰有余。记忆体部分现在基本上超频 4000 Hz 起跳都算基本,而这张主板上记忆体可以保证支援最少 4600 MHz 的超频幅度,相信对于主流玩家来说一定够用。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8)

→新的 intel 1200 socket。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9)

→全新 1200 脚位虽然与 1151 很接近,但是两侧防呆定位点不同,针脚数量也不同,因此玩家只能装 10 代的处理器使用。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0)

→记忆体插槽採用单边卡扣的 Q-DIMM 快拆设计。

PCIe 插槽及 M.2 插槽的配置上,华硕原厂就没有特别在这张主机板上跟玩家保证未来支援 PCIe 4.0,但撇开这个不说,基本处理器给到单条 PCIe x16 或是双条 PCIe x16 @x8,而 M.2 虽然两个插槽都走 PCH 通道,但均支援 PCIe x4 频宽,这样的配置相信也是没什么好嫌的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1)

→主机板下半部一览。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2)

→3 个 PCIe 3.0 x16,由上到下频宽分别为 x16、x8、x4。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3)

→Q-Code 除错灯首次在 ROG Strix 上看到,这次整个系列中也仅有这款有搭载。

在储存方面提供了两组 M.2 插槽及 6 个 SATA 插槽。两组 M.2 插槽皆支援 PCIe x4 模式,且都具备散热片,不过在安装上,上方的 M.2 散热片拆卸前要卸下塑料盔甲,安装上会比较麻烦些。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4)

→2 个 M.2 插槽都预装散热片,虽然官方没有表示 PCIe 4.0 Ready,但在 ROG Strix 上没再省料也算很有诚意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5)

→6 个 SATA 连接埠。

10 个 USB 连接埠、BIOS FlashBack Button、Wi-Fi 6 无线网卡

在连接埠部分笔者觉得是这次最有诚意也最实用的升级,在后方一次给到 4 个 USB 2.0、2 个 USB 3.2 Gen 1、3 个 USB 3.2 Gen 2 Type-A 及 1 个 USB 3.2 Gen 2 Type-C。像是笔者一开始提到的,有些玩家选择到 ROG Strix 系列的顶规,或许就是就是希望在一些扩充性上可以更好,因此这次总共后 I/O 就给到 10 个 USB 连接埠,应该可以让更多人不用捏预算往上买 Hero 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还有下放 BIOS FlashBack Button 的功能,或许不是所有玩家都用的到,但这也代表未来将会看到主流级的产品有更多样的功能。而 Wi-Fi 部分直接上了 Wi-Fi 6 的 AX201 无线网卡,基本上也没啥好挑剔,最近刚好笔者也有研究一下无线网卡价格,其实在成本上与 802.11 AC 的差不多,因此这部分应该就不是这次主板变贵的原因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6)

→后 I/O 一览,首次看到 ROG 採用的 BIOS FlashBack Button 功能下放至 ROG Strix 产品线,后方 USB 连接埠提供多拿 10 组。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7)

→ASUS Wi-Fi 卡,内建 intel Wi-Fi 6 AX201 无线网卡,并具备蓝芽 5.1。

14+2 项供电、C 型散热器、VRM 小风扇

在供电部分设计给到了 14+2 相 DIGI+ 数位供电设计,再加上这次下放 CPU SOC 供电区块也需要散热,因此可以看到上半部直接是由一个 C 字型的超大散热器所覆盖,虽然散热铝块本身是分为三块,不过下方使用一条热导管连接,并在左上角有预装的风扇支架,玩家可以安装配件中的 40mm MOS 冷却风扇,来获得更好的散热性能,而这个小风扇设计在这个位置,除了带动 VRM 散热器周围的风流之外,多少也能让 8+4 Pin 供电插槽周围的空气流动,帮助供电插槽进行散热。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8)

→霸气的 C 型散热器,三块 CNC 散热片之间有一条热导管连接。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19)

→VRM 小风扇安装后为斜向,十分特别,角度可以依需求微调。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0)

→VRM 小风扇支架可以为调高低。

供电部分这次使用 DrMOS Power Stages 14+2 相设计,主要在相数方面增加是为了应付最高 10C 20T 的 10 带处理器,不过也不是所有玩家都会买到性能最高的处理器,这部分就供玩家参考。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1)

→14+2 相供电设计一览。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2)

→14 相供电设计其中 10 相位于处理器插槽左侧。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3)

→另外 4 相处理器核心供电位于处理器插槽上方,右侧 2 相为内显供电。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4)

→CPU 供电 PWM 控制器採用 Digi+ VRM ASP1900B。

其他用料一览

裸 PCB 外观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5)

→PCB 裸版一览。

供电设计(CPU 14+2 项详见上段说明)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6)

→8-pin + 4-pin 供电插槽,其中 8-pin 插槽採用 ProCool 金属盔甲设计,主要目的是加强散热。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7)

→CPU SoC 供电。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8)

→记忆体供电设计。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29)

→独家 TPU 超频处理器,主要负责超频相关功能。

晶片组、灯效设计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0)

→晶片组上方有金属散片,散热片上方还有 AURA 发光模组。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1)

→Z490 晶片组。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2)

→ROG 专属 AURA 灯效控制晶片。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3)

→晶片组散热器专用的灯效针脚。(LED1U4_CON1)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4)

→后 I/O 罩专用的灯效针脚。(LED1U4_CON1)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5)

→12v RGB 及 5v ARGB 灯效针脚各 2 组。

PCIe、USB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6)

→祥硕科技代号为 ASM1480 的 PCIe 切换器共 4 个。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7)

→代号为 PI3EQX 的 USB 3.2 Gen 2 的 REDRIVER 晶片,供后 I/O 其中 2 个 USB 3.2 Gen 2 使用。(后 I/O 共有 4 个 USB 3.2 Gen 2 连接埠)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8)

→代号为 PI3EQX 的 USB 3.2 Gen 2 的 REDRIVER 晶片,供后 I/O 其中 2 个 USB 3.2 Gen 2 使用。(后 I/O 共有 4 个 USB 3.2 Gen 2 连接埠)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39)

→左边代号为 PI3EQX 的 USB 3.2 Gen 2 的 REDRIVER 晶片。右上方为 USB 3.2 Gen2 插槽,右下为 USB 3.2 Gen1 针脚。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0)

→TB_HEADER 及 2 组 USB 2.0 针脚。TB_HEADER 需搭配扩充卡使用,主板本身不具备 Thunderbolt 3 晶片。

M.2、SATA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1)

→M.2_2 Socket,支援 PCIx4 及 SATA。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2)

→M.2_2 Socket,支援 PCIx4,不支援 SATA。

其他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3)

→Intel I225-V 2.5Gb 乙太网路晶片。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4)

→音效採用 Realtek S1220A 晶片,照片上看到的则是外层 SupremeFX 防护遮罩。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5)

→下方搭配的是 Nichicon 顶级日系音效电容。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6)

→nuvoTon NCT6798D 环境控制晶片。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7)

→风扇针脚一览,共 8 个。

 

ROG Strix BIOS

在进行效能测试前,先来看一下 ROG 系列主机板的 Bios,在介面上这一代没有更动,因此基本上熟悉的玩家要上手就十分容易。在第一次使用或 Clear CMOS 后,开机时会先跳出一个画面,让玩家选择是否要解除 intel 预设的供电限制,由于这次测试直接就是超频进行,因此按下 F3 直接解除限制,不过对于大部分的玩家来说,笔者也建议是解除供电限制,不然在使用上就比较容易出现降频的状况。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49)

→首次开机的画面。

操作完上述步骤,就会进入 BIOS,首页可以看到多数的基本资讯,值得注意的是,右下方的栏位中,有显示超频的预估值,这就是华硕自豪的 AI 超频机制,透过数据的纪录、分析,能够帮玩家预测 CPU 的体质、散热的效能,从而计算出最佳的CPU 时脉、相对应的核心电压与负载的最佳超频设定。

在进阶模式中 Ai Tweaker 智能超频、QFan 风扇调整等,玩家可以透过这些功能快速的调等处理器超频、记忆体时脉、风扇性能等。

→ Ai Tweaker 页面最上方会显示目前设定的时脉资讯,记忆体部分这次测试开启 X.M.P. Profile,超频至 3200 MHz。

→在 Ai Tweaker 页面进行时脉调整,这次测试将处理器超频至「全核 5.2 GHz」。

→ Ai Tweaker 页面下方则可以进行电压调整,这次测试处理器电压给的是 1.45,不过有少数几个测试在这个电压下无法运行,就会特别改以 Auto 电压测试。

→ Advanced 页面,所有超频之外的设定,都可以在这边找到。

→ Monitor 页面,在这个页面中会显示所有板载监控数据。

→如果玩家要调整风扇设定,可以在 Monitor 页面下方找到 Monitor\Q-Fan Configuration 分页,或是直接按 F6 也能开启简易的 Q-Fan 风扇调整视窗。

→ Monitor\Q-Fan Configuration 分页下方也提供了水泵的模式调整。

→ Boot 页面,主要是设定开机磁碟顺序,如果玩家安装 M.2 SSD 发现系统没抓到,可以进 CSM 分页中调整设定。

→ Tool 分页,如果玩家要刷 Bios,可以使用分页中的 ASUS EZ Flash 3 Utility。Flexkey(Reset pin) 功能也可以在此调整,改为 DirectKey 开机进 BIOS 或 Safe Boot。

ROG 附属软体

首先要介绍的是 Armoury Crate 软体,在历经多代变革之后,最强软体Armoury Crate 终于脱颖而出,在功能上集成了驱动更新系统、AURA 灯效系统,也能安装其他 ROG 的附属软体,或是帮主机板之外的其他自家硬体进行韧体更新等。

不过若要说哪边最直接吹捧一下,那绝对就是当你在灌好系统后,开机时右下角会自动弹出视窗,询问玩家是否安装 Armoury Crate 软体,这时玩家只要有连上网路,系统就能够自动完成安装,当然后去要灌那些专属软体或是驱动,就不用像以前还要找光碟机或是上官网下载。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0)

→系统灌好后第一次开机会跳出视窗,询问玩家是否需要安装 Armoury Crate 软体。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1)

→Armoury Crate 软体首页,提供两种软体主题让玩家选择。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2)

→在更新中心分页,可以看到所有以连接的 ROG 产品是否需要更新韧体。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3)

→在工具页面中,驱动程式的分页可以一键更新,除了不用自己到官网下载之外,更不用一个一个点选安装。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4)

→工具页面中,也能够下载安装所有华硕专属的工具程式。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5)

→AURA 灯效设定的部分,也从独立的软体被整合进 Armoury Crate。

AI Suite 3 为华硕主机板的监控软体,除了基本的硬体时脉、温度、电压等资讯实时监控之外,还有 AI Overclocking、Fan Xpert 等自动调整功能,能够先侦测硬体资讯,再为玩家规划最有效的超频模式及风扇转速,对于不太了解硬体或是不习惯 BIOS 设定的玩家,可以说是十分的便利。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6)

→AI Suite 3。

RAMCache III 可以透过将部分储存空间挪作快取使用,进而提升资料读取速度,对玩家来说可以减少游戏读取时间,玩游戏不用再一直等待漫长的过场。使用上只需选择要加速或游戏档案所在的硬碟,也可以使用简易模式程式自动分配,就可以有更快速的读取效果。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7)

→RAMCache III。

GameFirst VI

这是一个网路优化软体,透过软体玩家可以自行规划各个程式网路的使用量,而透过 Multi-Gate Teaming 技术,若有多个网路讯号来源,如:同时使用乙太网路、Wi-Fi、蓝芽网路及4G LTE,玩家可以将各个应用程式分配到指定的来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所有网路。在新版本中,还有针对自家的路由器进行优化,或是针对游戏、下载,甚至上传进行优化,能大幅度提升玩家使用体验。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8)

→GameFirst VI。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59)

→这一代能够针对游戏、下载、上传进行优化。

基本效能测试

效能测试方面,主要测试处理器、记忆体与整平台的性能表现,处理器使用 intel Core i9-10900K,并设定全核心 5.2GHz 超频与 8GBx2 DDR4-3200 记忆体,散热器则使用 ROG RYUO 240 AIO,并设定水泵及风扇皆标準模式进行测试。

测试平台

处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 @5.2GHz

主机板:ASUS ROG Strix Z490-E Gaming

记忆体:Antec Katana 8GBx2 @3200MHz

显示卡:Galax Geforce RTX 2080 Ti OC White

系统碟:KLEVV CRAS C700 RGB 500G

电源供应器:ANTEC HCG High Current Gamer 650

作业系统:Windows 10 Pro

首先透过 CPU-Z 可以看到这次测试採用的处理器为 10C 20T 的 intel Core i9-10900K,超频后有着 5.2 GHz 的运作时脉;主机板为 ROG Strix Z490-E Gaming,而晶片组是代号为 CometLake 的 Z490;这次配上双通道记忆体时脉为 3200 MHz;另外在 CPU-Z Bench 测试中,CPU 单线程获得 630 分、多线程则为 7857.9 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0)

→CPU-Z。

CPUmark 99 为处理器的单核心运算能力测试软体,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获得 925 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1)

→CPUmark 99。

Cinebench R15 测试中,处理器单核心运算为 225 cb、多核心运算为 2784 cb,显示卡的 OpenGL 性能测试则有 217.61 FPS 的优异表现。

Cinebench R20 有着更複杂的场景,并加入了光线追蹤运算,测是结果处理器单核心运算为 540 cb、多核心运算为 6497 cb。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2)

→Cinebench R15。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3)

→Cinebench R20。

Corona Benchmark 同样透过光线追蹤渲染图像的运算,测试 CPU 的运算速度,测试结果是以秒为单位的运算时间,时间越短代表运算速度越快,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测试结果 Rendering 耗时 01 分 15 秒。

V-Ray Benchmark 透过光线追蹤渲染图像的运算,可以分别对 CPU 与 GPU 做运算速度的测试,这个测试结果是以秒为单位的运算时间,时间越短代表运算速度越快,测试结果为获得 18521 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4)

→Corona Benchmark。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5)

→V-Ray Benchmark。

透过 AIDA64 快取与记忆体测试,採用 2 条 DDR4 记忆体 @ 3200 MHz,记忆体读取速度为 46083 MB/s、写入速度为 45479 MB/s、複製速度则是 41539 MB/s,而延迟为 51.8 ns。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6)

→ AIDA64 快取与记忆体测试。

压缩测试在 WinRAR 测试下,速度为 37,699 KB/s;而 7-Zip 测试下,速度则是 89701 MIPS。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7)

→WinRAR Benchmark。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8)

→7-Zip 效能测试。

影音创作效能测试

影音创作贵为目前显学,因此在测试中这次特别在既有的 X264 及 X265 影音转档测试外,增加了达芬奇 Resolve 剪辑软体的影音渲染实作测试。

X264 及 X265 影音转档测试透过模拟运行转档编码测试 CPU 性能,在 X264 FHD Benchmark 测试中有平均 74.6 FPS 的表现,而 X265 FHD Benchmark 测试则是平均 54.4 FPS。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69)

→X264 FHD Benchmark。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0)

→X265 FHD Benchmark。

在达芬奇 Resolve 剪辑软体的影音渲染实作测试的部分,这边选用的是长度 12 分 12 秒的影片剪辑档案进行渲染,渲染设置选择 Youtube 1080p、MP4 格式、H.464 编码,影片本身为 1080p @ 59.94 帧/秒,实际测试下 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完成渲染耗时 7 分 14 秒。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1)

→本次测试使用 XF 电脑菜单 EP.8 原剪辑档进行渲染测试。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2)

→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笔者平常剪辑使用的电脑为 ASRock X299 Taichi 搭配 i9-7900X @default,在相同设置下完成运算的时间为 7 分 38 秒,同为 10C/20T 的处理器,新的架构下 i9-10900K 略显优势,但 X299 主机板的扩充,就不是 Z490 主机板能提并论的,所以如果玩家是在这种不同平台之间做选择,还是要多考虑扩充部分。

而 AMD 的部分由于没有刚好 10C/20T 的竞品可以做测试,因此这次使用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搭配 R9 3900X @default,实测结果 5 分 54 秒完成运算。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3)

→ASRock X299 Taichi 搭配 i9-7900X @default。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4)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搭配 R9 3900X @default。

 

日常使用、游戏模拟测试

PCMark 10 主要是模拟日常使用状况做测试,分别以 3 个大方向做测试,有 Essentials 基本电脑测试、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及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测试。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及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在 PCMark 10 测试中获得总分 7,803 分,于 Essentials 测试获得 10,946 分、Productivity 测试获得 9,180 分、另外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测试获得 12,828 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6)

→PCMark 10。

在 3DMark 游戏效能模拟测试中,Fire Strike DX11 游戏模拟测试中获得 28,413 分,另外 Time Spy DX12 游戏模拟测试中获得 14,481 分。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7)

→Fire Strike。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78)

→Time Spy。

 

总结

ROG Strix Z490-E 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80)

这一代的 ROG Strix Z490-E Gaming 主机板在设计上,外观是更加的内敛,但又不失电竞元素在其中,算是很好的在电竞与美观之间取得了平衡。扩充部分虽然没有向未知的未来做出更多超前部属的设计,但在后 I/O 的 USB 扩充终于有所提升,对于喜欢信仰之眼,但又想要省点预算的玩家来说,这款主机板将会成为能够以下克上的主流款式。

基本上在供电部分採用 14+2 相供电设计,不仅超越同级主板,散热部分也没偷懒,完整大面积的 C 型 VRM 散热片及双 M.2 金属散热片,当然少不了的还有 VRM 小风扇,因此性能方面玩家也不用过于担心。

当然或许有些玩家会觉得这次 Z490 主机板真的贵,但只能说这款 ROG Strix Z490-E Gaming 主机板在这代的升级真的有诚意,所以还是会推荐玩家选择这款主机板。

相关下载
相关视频
相关教程
最新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