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云骑士 > 科技 > 评测 >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

时间:2021-09-26 08:42:38

在竞争对手 Intel 推出了同属 14nm 製程的 10 代 Core Comet Lake 之后,AMD 虽然目前还没有将崭新的 Zen 3 架构在这个时候拿上檯面,但还是推出了体质更好的小改款 XT 系列版本供玩家们有另外更高效能的选择。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

这回 AMD 总共端出了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这三颗处理器,与先前的 3600X、3800X、3900X 在 Boost 加速时脉方面分别有着 100 ~ 200 MHz 的增长,为整体的效能获得提升,此外在体质方面以本次笔者实际测试与比较的情况来看,XT 系列整体而言也都有着较好的体质与较高的可超频幅度。

本次测试我们会将 AMD 3600X、3600XT、3800X、3800XT、3900X、3900XT 与 Intel I5-10600K、I9-10900K 进行对比,让各位玩家们一次把今年度所推出的新款 CPU 的效能对比一次看得过瘾。

加速时脉提升,带来更高的预设单核效能

如同前述所言,XT 系列在表订规格上仅差在 Boost 时脉的提升,TDP 的部分一样也是都维持 95W、105W、105W,此外除了处理器本体以外,差异较大的地方还有在于盒装随附的散热器,在这回 R5 3600XT 的部分一样附有 Wraith Spire 散热器,但 R7 3800XT 与 R9 3900XT 的部分则是没有附上散热器。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

↑ XT 系列处理器规格比较。

对于 Ryzen 3000 Zen 2 微架构的相关细节,本站在先前已有诸多介绍,玩家们如果对于 Zen 2 微架构有着想要了解的地方,则可以参考本站的「第三代 AMD Ryzen 3000 处理器前导与架构介绍」一文,本篇的重点将着重在效能、游戏测试与对比。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处理器开箱、维持以往包装的设计

在处理器外盒方面,比较可惜的是这回 AMD 并没有在 XT 系列上有着不同的设计或是额外明显的标示,整体而言的包装与先前的一样。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3)

↑ 处理器外盒。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4)

↑ 由于没有附上散热器,Ryzen 9 3900XT、Ryzen 7 3800XT 的外盒尺寸也相较之下更为缩小。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5)

↑ 信仰贴纸的部分与先前一般版本并无不同。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6)

↑ 全家福一览。

Drop-In Ready,支援 3000 系列的 BIOS 都能直接点亮

当然,如果是手上已经既有主机板的玩家们,或许会有个疑问就是当我更换 XT 系列的 CPU 之前,是否需要更新 BIOS,以及市面上所贩售的主机板是否 BIOS 方面都可以直接支援。这部分在这回倒是不用担心,因为只要您手上的主机板是 Ryzen 3000 Ready 的 BIOS 版本,那么基本上这回新推出的 XT 系列都可以直接装上点亮。

当然,主机板厂商们可能也会针对 XT 系列作出进一步优化的 BIOS,因此笔者还是建议用户将 BIOS 升级至最新版本。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7)

↑ 实际以华擎 B450M PRO4,BIOS 版本 3.90 (2019/12/16) 实测,装上 R9 3900XT 就能直接开机。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处理器效能测试

在这回我们选择 AMD 推出不久的主流等级晶片组的 B550 主机板,技嘉 B550 AORUS MASTER 进行测试,所搭配的记忆体为 AORUS RGB Memory DDR4-4400 8Gx2,水冷散热器为 280mm 的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8 Prisma AIO,显卡则是 GALAX RTX 2080Ti,系统碟方面选用 PCI-E Gen4 通道规格的 Seagate FireCuda 520 2T M.2 SSD。

同样也是受制于 AMD Zen2 架构的相关限制与情况,本次测试我们手动将所有测试项目的记忆体时脉与延迟均设定于 DDR4-3600 CL 18-19-19-39 的参数进行,另外由于笔者考量到现今比 1080p 更高解析度的显示器 (如 2K、4K) 也逐渐更加流行且售价方面也越来越亲民,测试过程的解析度皆採用 2560x1440 进行。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8)

↑ 本次用于测试的主机板与记忆体。

测试平台:

CPU : AMD R5 3600X、R5 3600XT、R7 3800X、R7 3800XT、R9 3900X、R9 3900XT,Intel I5-10600K、I9-10900K

CPU 散热器: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8 Prisma AIO

主机板:GIGABYTE B550 AORUS MASTER (AMD)、GIGABYTE Z490 AORUS ELITE (Intel)

记忆体:GIGABYTE AORUS RGB Memory DDR4-4400 8Gx2

显示卡:GALAX GeForce RTX 2080Ti OC

系统碟:Seagate FireCuda 520 2T

电源供应器:Antec HCG Extreme 850W

作业系统:Windows 10 Pro 1909 64bit

显示器 : DELL U3011 (解析度手动调整至 2560x1440)

截至笔者发稿前,CPU-Z 最新的 1.92.2 版本即能够完整辨识出所有资讯,代号方面同样为 Matisse、採用 7nm 製程,主机板使用 GIGABYTE B550 AORUS MASTER,BIOS 版本为 F4b。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9)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0)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1)

↑ CPU-Z 两者对比截图一览。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2)

↑ CPU-Z 主机板。

首先先来看以单执行续为测试基準的两款古老软体 : CPUMARK99 与 Super Pi,由于这两款软体仅能使用单执行续进行跑分,因此单个核心的 IPC、时脉越高即可获得更好的表现。

从测试结果可以得知,XT 受惠于更高的 Boost 时脉,在整体的表现上均与自家前代有所增长,幅度大约落在 2 ~ 4.5% 的区间,不过相较于 Intel 在 10 代上的表现还是有些落后,当然这两款软体其实也算是相当古老,因此也不能够作为绝对的单执行续测试的固定标準。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3)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4)

↑ CPUmark99 & Super Pi 1M。

CINEBENCH R15 与 R20 是基于以 CPU 进行图像渲染,衡量 CPU 效能的测试项目,XT 系列以单核而言大约与自家一般系列有着 2~4 % 的提升,并且在 R20 的版本上,3900XT 的预设单核心效能更能够胜过 I9-10900K。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5)

↑ CINEBENCH R15 & R20。

V-Ray 与 Corona Benchmark 同样也是基于 CPU 图像渲染的测试项目,主要以运算光线追蹤的渲染图像为主,毕竟在这个项目都能够完整使用多核心,两者的效能算是相差比较不大。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6)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7)

↑ V-Ray & Corona Benchmark。

开放原始码的 3D 电脑图形工具 Blender 同样也是 CPU 图像渲染,本次採用 Blender Open Data benchmark 来做为测试基準,其结果基本上也是与前述的 V-Ray 与 Corona Benchmark 相似。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8)

↑ Blender Open Data Benchmark。

以 CPU 进行影像编码性能评估的 X264、X265 FHD Benchmark 的部分,大多数也都是 XT 系列较为领先,另外 X264 的部分由于仅能使用到最高 16 个执行续,因此效能方面在 3900X、XT、10900K 的组别上也就不是使用到完整所有核心的测试状况。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19)

↑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压缩与解压缩方面的 WinRAR 与 7-Zip,WinRAR 的性能评估方面对多核心要求不高,反而在单核心时脉高与记忆体性能好的平台上有优势,而 7-Zip (20.00 alpha) 则是可以更充分利用多核心的绝对优势,在这回算是 XT 系列皆胜出。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0)

↑ WinRAR & 7-Zip FHD Benchmark。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整体效能测试

记忆体效能方面我们採用 AIDA64 Cache and memory benchmark 进行,参数部分同样都是 DDR4-3600 CL 18-19-19-39,同样在 Ryzen 7 与 Ryzen 5 项目中因为 CCD 数量的情况,在写入的部分就比起读取项目项目来说减少大约一半,这个部分在 X 与 XT 系列自然也是没有明显的差距。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1)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2)

↑ AIDA64 Cache and memory benchmark。

整体的效能评估上我们以 PCMark 10 Extended 进行,主要以衡量整机整体的性能作为综合评估标準的测试,针对 Essentials 基本电脑使用情境,如 App 启动速度、视讯会议、网页浏览性能进行评分,而 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则以 LibreOffice 进行文书工作为测试项目,至于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上,则是以相片 / 影片编辑和渲染进行测试,Gaming 方面就是以 3DMark 的内容进行。

在总成绩方面,XT 系列算是皆略高于 X 系列,毕竟部分的项目中的确还是有几项是无法完整利用到多核心的,因此整体自然也会有着一些的差距。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3)

↑ PCMark 10 Extended。

游戏效能的 Benchmark 方面以 3DMark 进行,单以总分来说,主要取决的还是在显卡部分,这部分由于使用的都是同一张 RTX 2080Ti,因此总分的得分上算是接近,至于以 CPU 为测试主轴的细项来看,XT 的部分也大多高于 X 系列,毕竟部分的项目中的确还是有几项是无法完整利用到多核心的,因此整体自然也会有着一些的差距。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4)

↑ 3DMark Fire Strike & Time Spy。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游戏效能测试

游戏部分,我们选定几款大作游戏当作测试标準,包含 《FFXIV Shadowbringers Benchmark》、《奇点灰烬 GPU Forced》、《全境封锁 2 DX12》、《刺客教条:奥德赛》与《FarCry 5 》,测试皆以 1440p、特效全开进行。

整体而言,在游戏的部分 X 与 XT 系列实际上来说并没有过大的差距,两者都能够完美的应付这些大作,这里就提供给各位玩家们参考平均的 FPS 表现成绩。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5)

↑ 游戏测试。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功耗测试

测试的部分皆使用 280mm 的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8 Prisma AIO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处理器都设定为预设 Auto 的状态,因此所有的时脉、电压调控都交由系统自动运行。

以下测试为主机板预设 Auto 的测试,仅在 BIOS 调整记忆体时脉为 DDR4-3600,分别採用 AIDA 64 CPU 与 FPU Stress Test 进行,并且由电源供应器的 AC 端抓取数值作为比较基準,Intel 的项目中由于如果调用到 AVX512 与未调用的功耗有着相当程度的差距,因此在 FPU 项目中也会同时呈现调用与否的数值。

毕竟由于 XT 系列有着较高一些的加速时脉,因此整体的功耗上算是大多相对高了一些,不过也仅是最高大约 20W 左右的差距,提供给各位玩家们参考。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6)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7)

↑ AIDA 64 CPU / FPU Stress 功耗测试。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超频测试

如果玩家们单纯观看上述的测试,或许会有一个想法就是似乎在 X 与 XT 系列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效能差距,不过接下来的超频测试上或许可以让玩家们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超频测试方面同样仅简单的使用 Ryzen Master 进行,最新版本 (Ver 2.3) 的介面上有着更容易上手与调整的设计,简单模式下用户仅需要切到手动模式并调整时脉 (全核心) 与核心电压即可顺利超频。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8)

↑ 新版的 Ryzen Master 让超频比以往更加简单容易轻鬆。

本次测试的部分也仅逐步微调全核心时脉与核心电压这两个项目,稳定性测试的部分採用 AIDA64 Stress FPU 来进行,并且也一并附上 Cinebench R20 多执行续项目的超频前后分数供各位玩家参考。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29)

↑ 笔者测试手上这几颗 CPU 最高可以超频到的时脉、电压设定、运行 AIDA64 Stress FPU 时的温度 。

AMD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处理器测试报告/体质更好的小改款选择(30)

↑ Cinebench R20 多执行续项目超频前后的跑分一览。

整体而言,以笔者手上这次所测试的这几颗 CPU 来说,XT 系列皆有着更好的超频幅度与体质,尤其以 R5 3600XT 的组别来说更是 4.3GHz 与 4.6GHz 这样子高达 7% 的差距。

虽然说超频这部分除了 CPU 本身的体质以外,依照用户选择的主机板、散热设备来说都会可能是影响的因素,以 R7 3800XT 与 R9 3900XT 的组别来看,以这个参数的状况在进行压力测试时都已经达到 104.5 °C,如果在散热方面能够再行突破的玩家或许还能够取得更高的时脉与效能表现,但藉由本次我们使用一般玩家们会 280mm 的一体式水冷进行测试的结果来说,XT 系列的确都有着更高的可超频幅度。

Ryzen 5 3600XT、Ryzen 7 3800XT、Ryzen 9 3900XT 处理器性能总结

在这回 AMD 全新推出的 XT 系列的 CPU 来说,基本上玩家们可以当作一个 \"原厂特挑\" 的产品选择,毕竟就算是一个 Boost 时脉提升的加强版,在整个预设效能的比较上,确实是没有太多明显的差距。

当然如果玩家们会使用高阶的水冷,甚至想要利用更极限的手段来进行超频的用户来说,这回推出的 XT 系列倒是一个好选择,毕竟根据我们的测试普遍都有着更好的体质,当然这部分还是有被受制于 280mm AIO 的散热能力,部分项目的烧机温度其实已经达到 100 度以上。

毕竟 Ryzen XT 系列也并非要取代以往的产品线,如果对于想要在超频上玩更大的用户们,确实可以考虑选择 AMD 这回推出的 XT 系列,来获得相对更好的体质选择。

相关下载
相关视频
相关教程
最新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