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 PC 电竞萤幕!ROG Swift PG32UQX 採用 Mini LED 背光、量子点技术 IPS 面板,可达到 HDR 1400 nits 的最大亮度与 FALD 1152 区的直下式背光,让 HDR 游戏、影像能展现出更真实的高动态範围,旗舰顶级的 32\"、4K、144Hz、4ms 等高规格搭上 NVIDIA G-Sync Ultimate 显示技术,让这台无疑是目前顶规、旗舰款 PC 萤幕,但碍于缺少 HDMI 2.1 的支援止步于 PC 最强的小太阳。
规格
面板尺寸:32 吋 16:9 宽萤幕
解析度:3840 x 2160
色域表现:98% of DCI-P3、160% sRGB
Color Accuracy:△E≦ 2
面板类型:IPS
面板背光:Mini-LED
亮度 (最大):500 cd/m2、HDR Peak 1,400 cd/㎡
FALD:1152 Zone
对比率 (最大):1000:1
颜色深度:10bits(8-bit+FRC)
更新速度:144 Hz
反应时间:4ms (GTG)
可视角度 (CR≧10):178°(H)/178°(V)
讯号输入:HDMI 2.0 x 3、DisplayPort 1.4 DSC x 1
耳机孔:3.5mm 耳麦
USB 扩充:USB 3.0 Type-B x1(连接电脑);USB 3.1 Type-A x2、USB 2.0
尺寸:727 x 574 x 306 mm
重量:10.9kg
HDR:VESA DisplayHDR 1400
G-Sync Ultimate:支援
最强 PC 电竞萤幕 ROG Swift PG32UQX 开箱:32\" 4K 144Hz
同时身兼最强 PC 电竞萤幕与最可惜的 4K 萤幕,ROG Swift PG32UQX 做为 32” 吋、4K 解析度的新旗舰萤幕,具备着 144Hz 更新率、4ms 反应速度,以及 NVIDIA G-Sync Ultimate 的同步显示技术,但这几点在 PG32UQX 身上只是基本规格。
真厉害的是 PG32UQX 採用 Mini LED 背光、量子点技术 IPS 面板,可达到 HDR 1400 nits 的最大亮度与 FALD 1152 区的直下式背光,让游戏中的光影更接近真实世界的高动态範围;而 IPS 原生对比 1000:1、色深 10bits(8-bit+FRC),更标榜色準 △E≦ 2,以及 98% of DCI-P3、160% sRGB 的色域表现。
↑ PG32UQX 外箱。
↑ 重点威格。
要点亮 PG32UQX 这高规格,仅只能靠着 1 个 DisplayPort 1.4 DSC 输入才能达到 4K、144Hz、 10bit、RGB、HDR 的能力,至于尴尬的 3 个 HDMI 2.0 输入,最高只能点到 4K、120Hz、8bit、YCbCr420、SDR 规格(若 HDMI 输入改为 60Hz,则可点到 RGB 色彩格式或 HDR 模式)。
↑ 开箱时萤幕的安装说明已印在盒上。
↑ 装箱时萤幕与支架已经装好,玩家可直接抓住支架将萤幕抬起,但这台小重 10kg 搬萤幕要稍微注意。
除此之外,PG32UQX 火箭脚架依旧帅气外,更将底部投射灯升级为透镜模组,让 LED 投射的灯效更大、颜色更均匀;至于萤幕正下方则加入 2” LiveDash OLED 显示器,可展示 ROG 动画、系统监控资讯等;对于直播主则可将视讯镜头藉由相机通用座固定于萤幕上方,并有着顶部 USB 连接埠让 WebCam 可直接连接。
ROG Swift PG32UQX 不仅是最强 PC 萤幕,也在这代有了些新意与更新,而这台的魅力真的要点亮 HDR 才能揭晓。
↑ 新设计的投射灯模组。
PG32UQX 设计上维持着窄边框风格,萤幕正下方则有着 2” LiveDash OLED 显示器,并採用滚轮 + 三键的 OSD 控制按钮,外观上维持着既往的低调正面、火箭脚座的霸气感。
↑ PG32UQX。
↑ 滚轮 + 三键的 OSD 控制按钮。
↑ G-Sync Ultimate。
萤幕上方设有三脚架云台使用的 1/4 吋螺牙,配件中也有提供双螺牙让玩家可将 Webcam 锁在萤幕上固定,并在一旁提供 USB 2.0 连接;而萤幕上方还有颗亮度感应器,提供萤幕自动 SDR 亮度调整功能,但对于一般室内使用来说这功能用到机率不大,因此出厂时萤幕预设为关闭。
↑ 萤幕上方的 1/4 吋螺牙与 USB 连接埠。
萤幕连需要外接变压器,并提供 3 个 HDMI 2.0 与 1 个 DisplayPort 1.4 DSC 输出,连接规格上只有 DisplayPort 1.4 DSC 可点亮 PG32UQX 完整规格,而 HDMI 则是 4K120Hz YCbCr420 或 4K60 RGB 输出。
USB 则提供一个 USB 3.0 Type-B 连接电脑,扩充 2 个 USB 3.1 Type-A 与萤幕上方的 USB 2.0 扩充;萤幕没有内建扬声器,则提供 1 个 3.5mm 耳机输出。
↑ 萤幕连接埠。
配件方面则有着 HDMI、DisplayPort 与 USB Type-B to A 连接线,三条线都是 ROG 的订製线材,接头为镀金处理,另外还有底部投射灯镜片收纳包、双 1/4 吋螺牙与 VESA 100x100 壁挂用铜柱。
↑ 萤幕配件。
↑ HDMI、DisplayPort 与 USB Type-B to A 连接线。
镜片收纳包,包含 1 个底部外壳、2 片 ROG 镜片,以及 3 片透明片让玩家自行 DIY。
↑ 镜片收纳包。
↑ 变压器使用 20V, 14A, 280W 规格。
配件中还有 ROG 贴纸、节能贴纸以及出厂时的校色资讯;PG32UQX 测试时 Gamma 2.2 下,可达到 99.9% sRGB 色域与色準平均 1.38 Delta E。
↑ ROG 贴纸与说明文件。
↑ 出厂校色资讯。
人体工学 ROG 火箭支架 点亮 RGB 桌面
ROG Swift PG32UQX 採用着经典的火箭三脚支架,需要佔用桌面面积约 52 x 31cm 的面积,但因为是三脚设计底部其实还是可以堆一些小物品。
而 PG32UQX 的人体工学支架,则支援萤幕倾斜 +20° ~ -5°、左右旋转 +20° ~ -20°,以及高度调整 0~70mm,并支援 VESA 100x100mm 的壁挂,不要要拆下萤幕的支架,需查看官网上的说明书,有提到如何拆卸支架改装 VESA 壁挂说明。
↑ PG32UQX 人体工学支架示範,不支援垂直使用。
灯效方面,萤幕的背面 ROG Logo、底部的投射灯,都可藉由 AURA Sync 同步,只要藉由 OSD 切换至 AURA Sync 即可让软体来控制灯效。
↑ 萤幕灯效。
↑ 萤幕灯效。
↑ OSD 当中将灯光效果的 AURA Sync 打开,即可藉由软体同步灯效。
稍微干扰的前置 LiveDash 副萤幕与贴心的 WebCam 专用支架
PG32UQX 首次加入前置的 2” LiveDash OLED(黑白)显示器,与 32” 主萤幕相比虽不会抢走风采,但若是 LiveDash 显示动画或动态监控资讯时,副萤幕的多少还是会稍微干扰视觉。
使用 LiveDash 会建议搭配静态图片或者文字即可,毕竟监控电脑资讯有不少软体 OSD 都能办到,多一个 LiveDash 副萤幕的意义真的不大,这真的就是炫而已。
萤幕预设 LiveDash 提供基本的 FPS 计数器、GameVisual、输入来源、定时器与码表资讯显示;而当切成 PC 控制后则可提供 CPU、主机板等监控资讯。
↑ 搭配 Armoury Crate 软体可自订资讯显示。
↑ 亦可选择预设、自订动画与图片。
↑ 自订文字。
↑ OSD 设定 LiveDash 让 PC 控制,并可调整 LiveDash 萤幕亮度(3 阶)。
这功能则相对贴心,PG32UQX 萤幕正上方有着 1/4 吋螺牙锁孔,配件中则提供双螺牙转接座,让萤幕上方可直接固定 Webcam 视讯镜头,而且上方也留有 1 个 USB 2.0 连接埠,让实况主或者居家工作视讯时有着更好的角度。
↑ 萤幕上方可锁上 Webcam 并有着 USB 2.0 连接埠。
↑ 组合完毕。
↑ 不过上方 USB 直插有点不好看,也可改接在萤幕后方的 USB 埠。
Mini LED 量子点 IPS 面板 4K, 144Hz, HDR1400 超狂
PG32UQX 採用 Mini LED 背光、量子点 IPS 面板,具备 4K 3840 x 2160 解析度、144Hz 更新率、4ms 反应速度与 1000:1 对比度,萤幕可点亮 10bits(8-bit+FRC)色深,以及一般 SDR 模式下最高 500 cd/m2 的亮度,出厂时经过校準,色準 △E≦ 2 与 98% of DCI-P3、160% sRGB 色域表现。
而这台的最大亮点则是 HDR 1400 与「Full-Array Local Dimming(FALD)直下式背光」,简单来说 HDR 高动态範围就是希望让萤幕能让亮的够亮、黑的够暗,因此 PG32UQX 将萤幕背光分为 1152 区,搭配 HDR 模式下则可依据影像动态分区调整背光亮度。
如此一来再加上 VESA DisplayHDR 1400 认证,即可让 PG32UQX 有如小太阳一般,展现 HDR 影像的高动态範围,以及让 HDR 游戏渲染的更有魅力。
↑ PG32UQX。
不过要点亮 PG32UQX 这高规格,则必须使用 DisplayPort 1.4 DSC 连接且显示卡也要支援,NVIDIA 需要 RTX-20 系列以上,而 AMD 则是 RX 5000 系列以上的 GPU,具备 DisplayPort 1.4 DSC 或 DP1.4a 等规格则可支援,才能点亮 3840 x 2160、144Hz、10bit、RGB、HDR 规格。
但如果使用 HDMI 2.0 连接,最高可点到 4K、120Hz、8bit、YCbCr420、SDR 规格,若要在 HDMI 模式下採用 RGB 色彩格式则要降为 60Hz 更新率,若再开启 HDR 模式则会降为 8 位元含递色处理模式。
↑ DisplayPort 可点亮 3840 x 2160、144Hz、10bit、RGB、HDR。
↑ HDMI 2.0 最高 4K、120Hz、8bit、YCbCr420、SDR 规格。
↑ 若要开 HDR 或 RGB 色彩格式,则要降回 60Hz。
一般影像、文书操作上,PG32UQX 的 IPS 面板有着相当好的色準与色域表现,预设 6500K 色温、Gamma 2.2 即可有着相当漂亮的画面;笔者自身测试时还是习惯 sRGB 模式,用一整天不会觉得过亮或太鲜豔。
↑ 一般影像。
↑ 一般影像。
↑ 一般影像。
↑ 电影翻拍。
↑ 电影翻拍。
HDR 方面,藉由 YouTube 影片播放则可发现 HDR 与 SDR 的差异,下图的灯泡钨丝于 HDR 模式下亮到接近白色且周围维持着一片黑暗,而切回 SDR 模式后灯泡钨丝亮度减弱,但周围的黑暗反而有点染红。
↑ HDR On。
↑ HDR Off。
最近刚上的冒险、探索恐怖游戏《恶灵古堡 村庄》则支援着 HDR 与光线追蹤,将两者都开启下就能感受村庄城堡的渲染效果有着极大的差异。
HDR 模式下,可见室内大部分呈现的相当昏暗,而有着火光的烛台则保持明亮,藉由 HDR 让城堡诡谲的效果升级一个档次;切回 SDR 模式下城堡室内亮度接近一致,就没那么恐怖了。
↑ 《恶灵古堡 村庄》HDR On。
↑ 《恶灵古堡 村庄》HDR Off。
另一个场景也可感受到 HDR 模式下,让游戏光影渲染的更极致,吊灯、壁炉的高亮灯光,而楼梯左侧则维持着昏暗,但切回 SDR 模式下在相同的拍摄设定下,可感受到 SDR 模式就没这么恐怖了。
↑ 《恶灵古堡 村庄》HDR On。
↑ 《恶灵古堡 村庄》HDR Off。
萤幕也提供着 GameVisual、GamePlus 等功能,像是十字瞄準线、定时器、码表、FPS 计数器、显示对齐等工具。
↑ 十字瞄準线。
↑ FPS 计数器。
↑ GamePlus 功能。
萤幕也提供「暗场增益」预设为关闭提供 1-3 级的调整,微调整个画面让暗部亮度提升。
↑ 暗场增益 0。
↑ 暗场增益 3。
OSD 新三键式旋钮控制
PG32UQX 採用新的 OSD 控制模式,以中央的一颗旋钮(自身就是 OK 按键)与 3 颗按键组合操控。按下 OSD 按键后,可进入设定选单或者按左、右两颗按键进入捷径设定。
设定选单则使用滚轮上下移动、OK 确认往右、左键则是返回上一层选单、右键则是关闭选单。
↑ OSD 选单。
↑ GameVisual 快捷选单。
游戏选单中则提供 OD、GamePlus、GameVisual 与暗场增益等设定。
↑ 游戏选单。
影像选单则包含亮度、对比、动态背光(预设关闭)、画面控制(调整比例)、滤蓝光、显示 SDDR 输入等。
↑ 影像选单。
色彩选单则提供色温、Gamma 等调整。
↑ 色彩选单。
输入选择则可切换 DisplayPort 与 3 个 HDMI 讯号,并具备自动搜寻讯号的功能。
↑ 输入选择。
↑ 系统设定。
↑ 显示资讯。
NVIDIA G-Sync Ultimate 完整支援
PG32UQX 内建 NVIDIA G-Sync 处理器,具备 G-Sync Ultimate 规格,也就是开启 G-Sync 的同时启用 HDR 影像;而在 NVIDIA 控制面板中可直接启用 G-Sync 功能,并于 NVIDIA G-Sync 钟摆测试中可直接开启 G-Sync 模式。
此外测试时,使用 DisplayPort 或 HDMI 连接都可点亮 NVIDIA G-Sync 功能。
↑ NVIDAI G-Sync 钟摆测试。
↑ NVIDIA 控制面板 G-Sync 设定。
总结
ROG Swift PG32UQX 无疑是最强 PC 电竞萤幕(做为 PG27UQ 的后继者),升级 Mini LED 背光、量子点技术 IPS 面板,最大亮度提升至 1400 cd/㎡ 以及 FALD 1152 区的直下式背光,让整体 HDR 的游戏体验更盛以往,而 4K 解析度搭配 G-Sync Ultimate 也可有着顺畅的游戏体验,但也建议玩家搭配 RTX 3080 以上的显示卡游玩。
最近很红的《恶灵古堡 村庄》尤其在村庄一开始的城堡探索时,藉由 HDR 增加暗部与亮部的高动态範围,确实让整个游戏的恐怖感、诡谲程度硬升好几个档次,胆小如我实在不敢一个人用 HDR 模式,挑战「唐娜·贝内文托和安吉」这关,那地下室的怪物真的让我毛到不行…。
↑ 怕爆…。
PG32UQX 给予的 4K、144Hz、IPS 体验真的相当讚,有着相当高的色準与色域表现,但多加的 LiveDash 功能除了炫之外就有点干扰视觉与鸡肋了,而萤幕上方的 1/4” 螺牙也相当有趣,对于实况玩家的 Webcam 架设更为便利。
只不过 PG32UQX 确实能在 PC 上称帝,但一接到 HDMI 2.0 就自损一半的规格,这也难打动 PS5、Xbox Series X 的玩家,也是这台最可惜的地方之一,无法一次满足 PC、次世代游戏主机的需求。
此外,PG32UQX 为了维持高亮度与 HDR 等特性,反应速度仅 4ms (GTG)(与上代 PG27UQ 相同),通过 UFO Test Ghosting 测试时可见飞碟左方有着残影 / 拖影的状况;换个说法则是 PG32UQX 追求影像(HDR)的观感提升,因此仅维持着 IPS 基本的反应速度要求,对于喜爱 AAA 大作玩家影响不大,但若是专业电子竞技游戏玩家,这多少有着动态影像清晰度的差异。
↑ UFO Test Ghosting(快门 1/200,萤幕为 4K、144Hz、OD 正常)。
ROG Swift PG32UQX 确实能满足 PC 玩家对于 4K、144Hz、HDR1400、G-Sync 的追求,但也因为如此高的规格让这台定价有点高,PG32UQX 台湾售价为 NT$ 99,000 元,虽说有一波特价优惠但撰文时也都预定排单一空。
若想追求 4K、144Hz、HDR1400、G-Sync 的游戏玩家,这台 32” 能有着个人独享的大画面与影像细腻度,搭配 HDR、FALD 1152 区、最高 1400 cd/㎡ 亮度下,将游戏 HDR 影像渲染的更有气氛,让玩家能在家中感受小太阳 HDR 的游戏魅力。